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鲜花(12) 鸡蛋(0)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6-15 17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
呵呵,我又不为了挣钱,好好的回忆录,分开了发,效果不一定好。
鲜花(12) 鸡蛋(0)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6-16 17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十三、木头、石头与铁块
       这几样东西,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,其实他们都是我们小时候就地取材的玩具。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,但小伙伴们却也玩得不亦乐乎。
    先说石头,那是始于某次盖房子的时候,工地周围有许多圆滑的石头,不知谁看着好玩,就拿来玩,这东东又不能扔,我们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见识,也不会用石头垒东西,后来就有人玩起了输赢游戏。就是在一井台上,或一个水泥地上,划一圆圈,剪刀石头布后,谁输了就先把石头放到地上,对方拿起自己的石头举到鼻子以上部位,瞄准对方的石头的上翘部分,松手,石头掉下去,把对方的石头砸出井盖或画出的圆圈就算赢,对方就要再拿一块石头出来,继续玩。因为只是一堆石头,赢了拿回家也没有一点用,只是玩玩而已。
    木头就不一样了,来源也是建筑工地的小木头块,玩法也是输赢的玩法,因为当时家里都烧煤,赢了木头有的人家还能一用,这还有点用处。但好多小朋友,赢了以后回家的时候都是随手一扔的,拿回家的只是极个别的人。这就说明我们只是为了玩儿玩,而不是为了输赢而玩。
    铁块就更不一样了,谁都知道铁能卖钱的,所以,铁块的输赢游戏小朋友们都是很认真的,有时候为了谁的动作的不准确还会两人吵一架的,不过,吵过以后还是要继续玩的。自从开始玩铁块以后,玩石头木头的就越来越少了,可见,孩子也是有私有观念的,谁的东西多了,那是可以换钱买东西的,那时候的钱可是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的。虽然一斤铁才几分钱,但一个冰糕也是两三分钱的,就是我十一二岁记事的时候,鸡蛋也才五六毛钱一斤呢。不过,那时候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着鸡蛋,因为鸡蛋是凭票供应的,一家每月几斤鸡蛋是有数的。吃完后就要等下月发票以后才能再买了。
    想想当时,虽说物质生活相对贫乏,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并不贫乏,甚至是丰富多彩的。就是到了电影《向阳院的故事》以后,四人帮人为的制造矛盾,把人分成简单的好人坏人,我们虽说不懂,以前和谐的楼房下一大堆孩子分成了两派,但孩子的天性毕竟是玩,不久,这一界限就不怎么明显了。可见孩子眼里是没有阶级斗争这一说的。
    玩是当时我们的最大乐趣,也就是在玩中,我们学会了怎么交流,怎样与小朋友们相处;也是在玩中,一天天长大的我们,学会了许多日常生活常识;还是在玩中,我们收收获了纯真的童年友情,还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。
鲜花(12) 鸡蛋(0)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6-16 17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十三、跳绳的性格
    学习跳绳,是很早的事,那时候也就二、三年级吧,学会跳绳好像就四五年级了。可见学的时间比较长。
    实际上,我学东西,都是比较慢的,也许跟我小时候正在大脑形成的时候得的一场大病有关吧。据母亲讲,我一岁多的时候,已经开始学会走路说话了,突得一场大病,险些要了我的小命。后来,路也不会走了,话也不会说了,母亲很是害怕我会变成一个哑巴。两岁半以后,慢慢的我才又会说话走路了,但一个人从半岁到两岁半之间大脑形成的过程中,我却被病耽误了。也许就是这些个,造成了我说话和大脑反应都比别的孩子慢一些,但慢是慢了,心里却会想着自己想要学的东西,反复琢磨,只要勤加练习,什么都会学会的。
    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,大人走路摔了一跤,会考虑各种摔跤的因素,吸取这次的经验,做到以后少摔跤或不摔跤。小孩子就不同了,摔了就摔了,只要不疼,站起来还走。就是摔疼了,咧嘴哭一场,过后该走还要走,他们心中没有会不会摔跤的前因后果,有的只是我要走路的诉求。
    我之学各种玩的游戏,也是这种情况,没有刻意的要怎么样怎么样,也没人要求自己必须学的要比别人强,可骨子里,就是要学会,就是要学好,好像是一种潜意识在起作用吧。它在我的少年岁月里,一直主导着我一切行为。不管是学习,不管是游戏,不管是我想玩的一切,我都要学会,我都要学的有个模样。正是这种潜意识,让我学会了各种小朋友们玩的游戏,并且还似模似样。
    跳绳也是一样,从开始的不会,到会跳一个会跳两个,到后来的会跳十几个、几十个、上百个。孩子的玩心,也让我学会了别的孩子的花样,反跳、套花、跳大绳等。
    同样的优点造就了同样的缺点,由于什么都学,什么都学得有点模样,使得我学的任何东西都不深入,一心不可二用,一点都不假,学会一样东西,持之以恒的玩下去,你就会成为一个专家级的玩家,什么都学、什么都会的结果是,什么都会玩,什么都不是玩的最好的一个。这种性格,也造成了我一生中都是这样,玩的东西,我可以说,我比同龄人中任何人会的都多,但每一项都不是上游的水平,(呵呵,这里只说玩哈,不说工作,因为工作的不可选择性,干了什么,不管你烦不烦,你都要干下去,除非你老子是大官,想干什么都有人给你安排好了)。而早年形成的性格,又注定了,自己不会在一个游戏里停留太久。看见了,还是想学,还是要学。
    只是不知道,这好学,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?这游戏,是会的种类越多越好呢,还是就会那么一两样,但却是高手中的高手好呢?到现在,我也还是不知道,路,到底要怎样走。
鲜花(12) 鸡蛋(0)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6-16 17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十四、棋牌乐
    记得两三岁的时候,爸爸和邻居家的大哥下象棋,自己虽然一个棋子都不认识,可是看的热情却很高。一边是邻居家阿姨逗我让我去咬她的脚趾头,一边回头看爸爸下棋,只要是有人吃了子,就会跑过去看,要是对方吃了爸爸的子,就会很不高兴的扭脸又去玩,要是爸爸吃了人家的棋子,我会高兴的拿着吃到的棋子高兴的笑出声来,好像比我吃什么好吃的都要高兴。邻居家的大哥说我看你爹吃个子你高兴的跟吃屁豆似地,没见你爸输的时候呀。可我当时还不知道输赢,只知道爸爸吃了对方的子我就高兴的哈哈的,也许就是这种吃对方棋子的快乐,让我从小养成了想下棋的冲动吧。
   记的我是小学二三年级开始学下象棋的,因刚开始一点不会,只有跟爸爸学,开始的时候,爸爸让我两只车,我都下不过他呢。后来,慢慢的,随着一点一点的开窍,水平也一点一点的提高,后来,爸爸让我车马炮;再后来让我一只车。到我四五年级的时候,我就能和爸爸平下了,经过和楼前别的小朋友们的对局,到小学毕业之前,爸爸,已经下不过我了。
    下棋应该说是我的最爱,自小学会下棋开始,这几十年里我就没离开过棋。不管是小时候玩的自创的“大炮打小人”“区字棋”,还是街上卖的算术棋、飞行棋、斗兽棋、和其他棋类,还有后来的军棋、象棋、围棋、跳棋,只要学上了,就要学会,就要能上得了台面,虽说有输有赢,热情却一直没有消退。或许也是和当时的环境有关系吧,因当时可玩的东西不多,有一样玩的东西就会新鲜很久,新鲜的越久,下的机会越多,下的就会越好吧。
    就像这象棋,下的多了,水平自然会提高,只是看自己的悟性,只要是有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一只和我下,还不知道我的水平会提高到什么程度呢。这不,集团内,几个分厂的运动会,我的象棋总是第一呢。
    说起围棋,应该不是小时候学的棋类,那是中日围棋擂台赛后的产物,我也是那时候开始深入学习围棋的,但因为下的人少,找不到可以交流的人,水平也还是这些人中的水平。还是应了老话,学的东西太多,什么都不会很精。就像和我一起玩的几个的棋友,专攻围棋,他们中好几个已经入段了,我还在段外徘徊着,这就是不专心的结果吧。
关于跳棋,好像也没有太专一的去学过吧,也许就是因为我会玩的棋类太多,好像有点融会贯通的感觉吧,小时候下不过爸爸妈妈,后来,他们闲下来要我跟他们玩的时候,他们已经不是我的对手了。这跳棋,原本应该是女孩子玩的好,可是也不一定,我在几个分公司里,只要有跳棋比赛,只要是让我参加,那,冠军一定是我的!
    军旗这种棋,好像学会以后,下的就不是很多,也许是这种棋本身下的人就不是很多吧,好像这种棋也远没有象棋、围棋普及的广吧。
    同下棋一样,打牌也是男孩子的爱好之一吧,不会打牌的男孩子好像没有吧。我对牌类游戏也是乐此不疲的,不管是开始的争上游,还是打黑尖,或者后来的五、十、K和打百分,以及现在的斗地主、双升,只要是我玩,就会玩的不错,玩到中上游水平吧。
    有一次,几个同事出去玩,中间几个人说打牌填坑,出的钱买一天当中的吃喝。要玩的游戏是跑得快,但以前我却一次也没玩过,说过了简单的规矩,就开始玩,几个人一个多小时下来填进去五六百,而我却只输了几十块钱。后来几个人看我输的太少,说不算,重新来过,可一个多小时后算账,还是我输的最少。
    可见,棋牌已经深入了我的骨髓,只要是想玩想学的东西,没有学不会玩不好的。这,也许就是幸福童年打下的基础吧。不,应该说是玩出来的习惯,或者说,幸福的童年时光中,无忧无虑的成长下学会的一种与人交流的好方法吧!
鲜花(2617) 鸡蛋(4)
发表于 2011-6-16 18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童年太多的记忆,可以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,品读一生,依旧意犹未尽,喜欢读长久的文字,亲切温馨,如一缕春风拂面,往昔的点点滴滴,汇聚成记忆的溪流,在心田缓缓清幽。。。。细腻而详实的文字,也彰显了长久驾驭文字的功底{:1_338:} 推荐精华!
鲜花(12) 鸡蛋(0)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6-17 21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      十五、风  筝
   孩子们都爱放风筝,不管男孩还是女孩。我小时候也爱玩,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,到了放风筝的季节,到处都有卖的,当时就是有卖风筝的,一般家庭也不会花几块钱买一只风筝让孩子放的,那时,一个工人的工资也才二三十块钱的。风筝的大量普及也是最近这十几年才开始的吧。我们小时候要放风筝,那可是都要动手做的呀。
    那时候做风筝一般都是大人给做,大人们生活经验丰富,有点物理和数学知识的,做出来的风筝又大又好看,还飞的高。
我家里,父母是不会做的,我的第一只风筝是看着邻居家的小哥哥做了,央求着人家给做的。做虽说做了,可风筝不是放不起来就是栽头。栽过几次以后也栽坏了,后来就自己动手学着做,虽不会什么复杂的花样,但简单的燕子形的还是会做的。
    做风筝首先要找齐东西,扎风筝架子的竹皮儿不好找到,我们就会图省事找别人家旧的竹帘子,抽几根来用,要是谁家用旧的帘子放外面了,在放风筝的几天很快就会烟消云散了。要是没有旧帘子可用,哈哈,那,谁家挂的竹帘子哪天多了条逢,那绝对是小朋友做了风筝飞上天了。
    找好做风筝的骨架后,再买来红、黄、白纸的一种,做面纸,找到家里的棉线和剪子,就可以动手扎风筝了。记得最简单的做法,就是一竖两横扎好主架,中间竖的要用两根并到一起,用线绑好以后,两边也要用线拉好绑结实,以控制平衡和沾纸边。
    最上面的头,图省事的就用线绑成正三角形的。会做的,可以向两边弯下,然后用线绑的对称,像两只耳朵似地。
    下面尾巴就必须向两边弯曲,然后用线绑好,下面留的长度要比上面的大两到三倍,尾巴扎出来的才好看,也更稳定。
    扎好架子后,就可以往上粘纸了,不怕浪费的话,可以一张纸铺到上面,按风筝打小留下一厘米左右的边,直接裁下。也可以每一块用每一块的纸来粘的。粘好后晾干浆糊,还要扎风筝线,这是用针穿上线,绑的话是上面主架上两根,竖架上面一根,绑成倒三角形。上面的两根要对称,三根线的中心点一定要在风筝的中心点靠上一点,具体多少,要看放风筝的过程中,风筝是不是放的起来,飞的高不高再做具体的调整。
    后面,就要扎尾巴了,尾巴就是风筝尾巴的下面绑两根粗一点的线或绳,到五十公分长左右寄到一起,往下再延长一米五左右,这个主要看风筝的大小而定。上面装饰上剪纸花什么的装饰物,为的是不让风筝在空中翻跟头打旋。这样,一只风筝就做好了。
    做好了,还要准备放风筝的线,没钱的家庭会选择买棉线,但棉线不结实容易断,还要两三根和成一根,但这是要放大风筝用的,否则,线太沉,风筝放不高的。有钱的家里,会给孩子买尼龙线,这种线很结实,不用担心风筝会断线,但就是价格高一些。线有了,下一步就是线拐了,线拐有用买的,而大部分用的都是自己做的。找几根圆的或方的木棍,定成工字型,再把两根横撑用砂纸打磨光,就可以缠线用了。这样,风筝就算全部完工了,就可以拿出去放了。
    回想起来,风筝做的不多,也没放过几次,也许是我打小就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吧,不能想象风筝飞起后会有什么,风筝到天空后能有什么变化。
    倒是有了女儿后,她看到别人放风筝,也要放,我就给她买了来,开始买的几个小一点的,只有我来放还行,她妈妈领着放了两回就挂了。回来会,孩子还为挂在树上的风筝伤心呢,于是就又买了大的。
    每每带孩子放风筝,风筝放起后,让孩子拿,也只玩一会,就还给了我。虽然风筝飞的很高很远,但儿时的新鲜感、成就感却没了一点,有的,也是漫漫的童年回忆吧。
鲜花(12) 鸡蛋(0)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6-17 21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   十六、技巧与意志—冰糕棍  
  小时候增有一段时间爱玩冰糕棍,一般都是我们小朋友自己上街拾冰糕棍,回家在水池里洗干净,晾干,就可以玩了。
    玩冰糕棍有两种玩法,一种是用冰糕棍编各种玩具,现在记得的有扇子、手枪两种,其他的记不起来了。手枪的做法也已经忘记了,扇子的做法倒是还记得,就是用三根直的冰糕棍左中右放好,然后放横的,横的放法是,两头在三根竖着放的棍子下面穿出的话,就要从中间的一根的上面穿过;两头在上面的话,就要从中间的一根的下面穿过去。编好一个方形的以后,从中间一根的旁边穿进去一根或两根冰糕棍当扇子柄用,这样一个简单的扇子就做好了。
    还可以以这样的一个方形为基础,通过扇子柄似地连接,做成别的花样的东西玩。

    还有一种玩法就是斗输赢了,这(我认为)是一种技巧与意志的游戏。玩法是,画一圆圈,一家先来,把一把冰糕棍举到一定高度后,松手,冰糕棍落下后会摞在一起,有单独的零的,你可以用你手中的任何一根冰糕棍把零的挑出圈外,你就可以拿走,算你赢的。摞在一起的就要你拿一根冰糕棍找到最上面一根的弱点在那里,就是怎样用你手中的一根跳起一堆棍之中最上面的一根,而又不能碰动其他棍子一点。因为这个游戏简单又不脏,很多时候都是男女孩子在一起玩的。玩的时候,不管是男的女的,都会屏住呼吸,手一点也不能晃,要慢慢的、慢慢的,挑起一根冰糕棍的一头,或是挑起一根冰糕棍的中间,小心不能碰动别的棍儿的一丁点,把这一根挑到空地上了,再挑到圈外,你就可以把这一根拿走了,还可以继续下一根的挑战,直到全部挑完,或被你挑的一根碰动另一根动了,就该第二个人来了。挑的时候,你要胆大心细,还要有一定的控制力,控制住手不能晃动一点点,那种聚精会神的样子,至今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。
    童年的童趣,很多都会深深地印在各自的回忆里,越是幸福的童年,美好的记忆就会越多,这种美好,这种记忆,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,今天的孩子再也不会想到,当年他们的父亲或爷爷还会玩起冰糕棍子来。这是今后的孩子们永远也不会想通的东西。
鲜花(0) 鸡蛋(0)
发表于 2011-6-17 22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长久 发表于 2011-6-15 15:56
说的是,愿美好永留我们心间。

是啊,愿那份美好永留心间,就是到了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,回忆起来依然心是甜美的。
鲜花(2617) 鸡蛋(4)
发表于 2011-6-18 14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长久记忆历历在目呀,这么多儿时点滴,让你温习得好生动,恩,喜欢这样的娓娓道来。
鲜花(12) 鸡蛋(0)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6-18 20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樱桃胡
    说起樱桃胡,那也是小时候玩过的一种玩具,虽然玩的时间不长,但作为那个特定年代的特别玩物,也应在脑海里有一席之地。
   樱桃成熟的季节应该是每年的五一以后的一段时间,由于量不大,能玩的时间也就不长。
   樱桃下来以后,吃剩下的胡儿,我们也不舍得扔掉,存起来也没什么保存的价值,我们就发明了一种玩法,“弹樱桃胡”。具体的玩法现在已经忘记了,在记忆中,还是有这种东西的存在。小朋友们趴在地上,用大拇指和中指弹樱桃胡的样子,虽不是很深刻,却在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。那时候的家庭,都不是很富裕,而且每个家庭都是两个以上的孩子,要买很多樱桃是不可能的,所以,樱桃胡也不是很多,物以稀为贵,所以就有了玩的价值。
    儿时的记忆,儿时的游戏,还有许多许多,记忆中的都是印象较深的,不是现在的孩子可以理解的。现在的孩子也不会再去玩我们的游戏了,毕竟社会进步了,物质生活丰富多了,但儿时孩子们的交往,孩子们之间的友谊,还有孩子的动手能力,如今却不再有了。所以,有得必有失,我们在得到的同时,能不能少失去一点呢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GMT+8, 2024-4-28 01:53 , Processed in 0.047166 second(s), 20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
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